Loading...
icon_phone 電話 02-26215656 #2333 傳真 02-26209906

105學年度 境外學習心得 李芳榆

  • 2018/07/23
  • |
  • 刊登人員:高 曉霈

105 學年度「海外學習心得分享」徵文比賽

   不知不覺九個月就這樣過去了,在德國的生活來到尾聲,明明才正開始適應卻又要離開,這就是交換生們最不能放下的事吧。交換前,我常常在想一年後我們究竟可以獲得什麼樣的收穫,所以我期許自己除了精進德文能力外,更應走出生活的舒適圈,勇於嘗試各種新事物,藉以得到人生不同的體驗。

    剛到達德國時,我大部份看事情的角度都還抱持著原鄉思維,所以常常不能認同德國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好一段時間都覺得自己無法融入德國社會,那時候我深深感受到文化衝擊帶給我的影響,尤其當語言又是一個障礙的時候,我常常很難為自己發聲。我們總是認為歐洲國家各個方面都比較先進,治安也相對好,也就是因為抱持著這樣的心態,使我在剛來的半年內遇了兩次搶劫,我內心深受打擊,但卻也因為這兩次的經驗,讓我意識到雖然人人都嚮往在歐洲旅遊,但是要學會聰明旅遊比什麼都更重要,況且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民情,我們不應該用自己的標準來衡量別的國家。

    來到異地,我成為了別人口中的外國人,而外國人在一個國家裡總是少數,別人常常對我們很不了解,在不了解與語言障礙同時存在的情況下,我們會認為別人對我們是否有敵意抑或歧視。德國人對東方的各個人事物很不熟悉,常常將所有在亞洲的國家混之一談,而亞洲也就不知不覺成為了德國人對整個東方的統稱,因此在德國我們可以找到「亞洲餐廳」或者「亞洲超市」,儘管亞洲內還有北亞南亞東亞西亞之分,每個區域內外的差異也可說是天壤之別。我在這件事上體悟到我們不能只用刻板印象來了解一個文化,這只會使我們眼光狹隘,學不到新知。我們也不能總是只要求別人了解自己,自己卻不願意花工夫了解別人,所以每當我交到新朋友,我都會試著向他們解釋我們的文化,在這之中也讓我意識到我對自己文化的了解有多少,是不是以前的我在熟悉與安逸的環境下生活久了,常常忽略了很多需要被關心的人事物,這也因此激發了我對台灣的歸屬與認同感。

    除了在生活方面得到收穫,我在科隆大學中也獲得一些寶貴的學習經驗。德國的每堂課程通常一禮拜只有一個半小時,但能學習到的知識一點也不少,反而還覺得負擔有些重,因為教授通常會將下堂課所需要用到的資料放在網路上,要同學們先閱讀,上課再加以補充講述,讓學習事半功倍。德國大學也有分很多種,有科大、體育學校及技術學校等,因此德國學生早在中學就會決定自己未來的路。德國大學的體制是以學期數來區分而非年級,因此他們沒有四年畢業或者延畢的說法,每個人都遵照著自己的人生步調行走,大學內也因而有許多不同年紀與來自不同國家的人,每個人都因不同的信念就讀大學,在學期的過程中培養自己的興趣與國際觀,這讓我不禁反思自己讀大學的目的究竟只是循著大眾的步伐還是為了自己的興趣而就讀,也讓我對延畢一詞有不一樣的解讀。在德國人的觀念裡年輕就是最寶貴的禮物,我們要趁著年輕的時候嘗試各種不一樣的事物,讀書與工作並非永遠擺第一,在德國生活將近一年的我,居然也開始認同這樣的觀念了。

    一年內學到了多少我竟無法一一細數,但是我著實地感覺到了我的勇敢與改變,無論在思想上或者行為上,我都變得更加獨立。行遍歐洲後我才真正體會世界之大與人之渺小。我在旅途中遇見了許多優秀的人,我們交換講述著自己的故事,在彼此的人生裡留下足跡,我在無數個故事中獲得啟發更學會謙卑。這一年過得特別快也特別充實,我很慶幸在我人生這個階段裡有機會在德國交換,即使我在這趟旅程中遇到很多波折,但是人生本來就非一帆風順,它們讓我面對未來的步伐更加堅定,對生活更有目標。我很開心踏出自己的舒適圈,我想我會更無懼的面對將來的各種挑戰,戰勝以前的自己。

   (文- 德文四 李芳榆)